首先看第一个案例(案例来源于网络) 该网友做了两个同样大小的鱼缸,一个在办公室,另一个在家,养的鱼只大小、数量品种基本相同,泵的流量、换水频率、循环途径方式也基本一样。那为什么办公室就跌酸那么厉害呢,家里的永远是7-7.1。原因呢?看了滤材我才恍然大悟。当时是把剩余的滤材全部带到了办公室里,为避免浪费,全部塞进滤槽中,而且物理过滤的白棉就在水中浸泡着,办公室去的朋友也多一点,经常有人喂喂鹦鹉,这样一来,喂得多、粪便多,就会产生许多氨。再加上滤材多,时间久了,硝化系统过强,硝化过程中的产酸量增多,这样的装备与操作不让它跌酸才怪呢!后果是龙鱼拒食了。 上述案例说明滤材并不是多多益善,硝化作用强度也不能过于强大,否则会造成跌酸。 解决方法:这种情况造成的跌酸,如果只是通过换水或者添加珊瑚沙降低pH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。应从两方面着手,首先适量增加换水频率与换水量或添加少量珊瑚沙等物质,以尽快升高pH值。接下来更为重要的是,分批更换白棉,以减少氨源;减少喂食、减少不必要的滤材配置,让硝化作用的强度保持在合适的程度。 接下来看第二个案例(案例来源于网络) 广东茂名的一位鱼友,1米的鱼缸只养了一条罗汉鱼,他的自来水pH7.2、KH4、TDS200,属于典型的南方酸软水质,开缸一个月,跌酸到5.2。 另一位北方鱼友的鱼缸很小,只有100升水,里面养了9条18-20公分的成年菠萝鱼,属于超密度养殖。他的自来水pH7.5、KH11、TDS400,开缸2年从未清洗过底沙,pH始终在7.5以上,从未酸降过,更别说跌酸了。 这个案例说明若水体KH低(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低)、TDS低(约等于总离子浓度低)极易造成跌酸。尤其是在南方水质偏软的地区,新开缸不久就可能跌酸。 解决方法:这种由于水体本身缺少缓冲物质,水质较软的情况而造成的水质跌酸。可添加珊瑚沙或小苏打。需要注意的是,不可一次全部替换,要少量多次,每周替换一小部分,这样可以防止pH回升过快,(pH每天的上升幅度不应该超过0.3),同时也可以保护硝化系统不受破坏。在此期间要经常检测鱼缸水的pH,只要pH未达到设定的标准就可以继续添加珊瑚沙,直至达到预设标准并且平衡为止。 小结:监测pH值的目的不是在于单纯调节指数的高和低,而是通过其指数的高低知道水质的变化情况,从而调整好水质,用调整好的水来改变pH值。看看跌酸到底是由哪种情况造成的,从而对症下药,从源头解决问题。 |
文章评论